远志

时间:2023-03-08   阅读次数:

《神农本草经》

主咳逆,伤中,补不足,除邪气,利九窍,益智慧,耳目聪明,不忘,强志倍力。久服,轻身不老。叶名小草,一名棘菀(陆德明《尔雅》音义引作苋),一名棘绕(《御览》作要绕),一名细草。生川谷。

《名医》曰:生太山及冤句,四月采根叶,阴干。

案《说文》云:蒬,棘蒬也;《广雅》云:蕀苑,远志也,其上谓之小草;《尔雅》云:绕,蕀蒬;郭璞云:今远志也,似麻黄,赤华,叶锐而黄。


《神农本草经读》

按∶远志气温,禀厥阴风木之气,入手厥阴心包;味苦,得少阴君火之味,入手少阴心。然心包为相火,而主之者,心也。火不刑金则咳逆之病愈;火归土中,则伤中之病愈。主明则下安,安则不外兴利除弊两大事,即“补不足,除邪气”之说也。心为一身之主宰,凡九窍利,智慧益,耳聪目明,善记不忘,志强力壮,所谓天君泰,百体从令者此也。

又云∶“久服轻身不老者”,即《内经》所谓∶“主明则下安”,以此养生则寿之说也。夫曰养生,曰久服,言其为服食之品,不可以之治病,故经方中绝无此味。

今人喜用药丸为补养,久则增气而成病。唯以补心之药为主,又以四藏之药为佐。如四方诸侯,皆出所有以贡天子,即干纲克振,天下皆宁之道也。诸药皆偏,唯专于补心,则不痛。

抱朴子谓∶陵阳子仲,服远志二十七年,有子三十七人。开书所视,记而不忘,着其久服之效也。若以之治病,则大失经旨矣。

《本草求真》


远志(专入肾)。辛甘而温。入足少阴肾经气分。强志益精。凡梦遗善忘。喉痹失音。小便赤涩。因于肾水衰薄而致者。宜用是药以补。盖精与志皆藏于肾。肾气充则九窍利。智慧生。耳目聪明。邪气不能为害。

肾气不足则志气衰。不能上通于心。故迷惑善忘。(时珍曰。远志入足少阴肾经。非心经药也。其功专于强志益精。治善忘。盖精与志。皆肾经之所藏也。肾精不足则志气衰。不能上通于心。故迷惑善忘。)不能蛰闭封藏。故精气不固也。

昔人治喉痹失音作痛。(火衰喉痹)远志末吹之。涎出为度。非取其通肾气而开窍乎?一切痈疽背发。从七情忧郁而得。单煎酒服。其渣外敷。投之皆愈。非苦以泄之。辛以散之之意乎?小便赤浊。用远志甘草茯神益智为丸。枣汤服效。非取远志归阴以为向导之药乎?但一切阴虚火旺。便浊遗精。喉痹痈肿。慎勿妄用。

去心。用甘草水浸一宿。曝干焙干用。( 曰。凡使须去心。否则令人烦闷。)

苗名小草。亦能利窍。兼散少阴风气之结也。畏珍珠藜芦。得茯苓龙骨良


《本草纲目》

别名:苗名小草、细草、棘菀、绕。

气味:(根)苦、温、无毒。

功能主治:

1、善忘症。取远志为末,冲服。

2、胸痹心痛(逆气膈中,饮食不下)。用远志、桂心、干姜、细辛、蜀椒(炒)各三两,附子二分(炮),一起捣细,加蜜和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丸,米汁送下。一天服三次。如不见效,可稍增加药量。忌食猪肉、冷水、生葱菜。此方名“小草丸”。

3、喉痹作痛。用远志肉为末,吹扑痛处,以涎出为度。

4、脑风头痛。把远志末吸入鼻中。

5、吹乳肿痛。用远志焙干研细,酒冲服二钱。药渣敷患处。

6、各种痈疽。用远志放入淘米水中浸洗过,捶去心,研细。每服三钱,以温酒一杯调澄。清汁饮下,药渣敷患处。

7、小便赤浊。用远志(甘草水煮过)半斤,茯神、益智仁各二两,共研为末,加酒、糊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服,枣汤送下。


上一篇:甘薯(番薯)

下一篇:石斛

其它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