犁头草(紫花地丁)

时间:2023-03-05   阅读次数:

《中华本草》

别名:  紫金锁、紫花地下、小甜水茄、瘩背草、三角草、犁头尖、烙铁草、地丁草、紫地丁、羊蹄甲、犁烨尖。

味苦:  微辛;性寒

归经:  肝;脾经

功能主治:  清热解毒;化瘀排脓;凉血清肝。主痈疽肿毒;乳痈;肠痈下血;化脓性骨髓炎;黄疸;目赤肿痛;瘰疬;外伤出血;蛇伤



《本草纲目》

苦、辛,寒,无毒

功能主治:  一切痈疽发背,疔肿瘰疬,无名肿毒恶疮。(时珍)

附方:(新八)黄疸内热(地丁末,酒服三钱。《乾坤秘韫》)稻芒粘咽(不得出者。箭头草嚼咽下。同上方)痈疽恶疮(紫花地丁,连根,同苍耳叶等分,捣烂,酒一钟,搅汁服。

杨诚《经验方》)痈疽发背(无名诸肿,贴之如神。紫花地丁草)三伏时收,以白面和成,盐醋浸一夜贴之。昔有一尼发背,梦得此方。数日而痊。昔有一尼发背,梦得此方。数日而痊。

孙天仁《集效方》)一切恶疮(紫花地丁根,日干,以罐盛,烧烟对疮熏之,出黄水,取尽愈。《卫生易简方》)瘰疬丁疮(发背诸肿。紫花地丁根去粗皮,同白蒺藜为末,油和涂神效。

《乾坤秘韫》)丁疮肿毒《千金方》用紫花地丁草捣汁服,虽极者亦效。

《杨氏方》用紫花地丁草、葱头、生蜜共捣贴之。若瘤疮,加新黑牛屎)喉痹肿痛(箭头草叶,入酱少许,研膏,点入取吐。《普济方》)


《玉楸药解》

味苦,辛,微寒,入手少阴心、足少阳胆经。消肿毒,疗疮疥。

地丁行经泻火,散肿消毒,治痈疽瘰疬,疔毒恶疮。敷食皆佳。

紫花地丁,更胜白花者,亦名蒲公英。蒲公英黄花,非白花。


上一篇:黄芩

下一篇:甘薯(番薯)

其它文章